當前位置:

研究生新導師培訓進入第二單元 梁昌洪作報告


     西電新聞網訊(記者 王鵬熹)12月30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三屆研究生新導師培訓第二單元在北校區研究生報告廳舉行。國家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作了題為“導師的故事”的專題報告,學校近三年聘任的研究生新導師約300名參加了此次報告會。報告會由研究生院副院長盧朝陽教授主持。


     一開場梁教授便打趣道:“很多人說已經有了書,還要導師做什么?不不不,大家要知道導師是活的!導師和你是面對面、心對心,見到導師勝讀十年書!”這一充滿智趣的開場白立刻引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接著,梁昌洪教授從研究生培養體制談起,認為導師制、課題組、討論會是現代研究生培養的三大體系,缺一不可,我們應當繼續實踐并完善這一制度;其次,他要求導師在科研精神上要為學生做出表率,從對待科學的態度上和從事研究的風格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另外,梁教授認為導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研究,更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兩者不可偏廢。
     在接下來的報告中,梁昌洪教授具體講述了盧瑟福與卡皮查、波爾和哥本哈根學派、錢令希與鐘萬勰、玻恩和海森堡、巴丁團隊、馮?卡門與錢學森、吳大猷與楊振寧、費米與楊振寧、陳省身與丘成桐以及希爾伯特、克萊因和閔可夫斯基這10個經典的師生故事。
     梁昌洪教授強調,一名優秀的導師應對自己的學術水平有較高的要求。他說:“導師自己必須是一位出色的學者”,談到盧瑟福與卡皮查時,梁教授介紹到,卡皮查在悼念到自己的導師盧瑟福時說:“盧瑟福的精神歸納起來就是一種鱷魚精神,咬住了就從來不肯放。”梁老師說,盧瑟福及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是當時科學研究的中心,要列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名單,在幻燈片上就需要兩頁半,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出眾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們對學術很高的追求。
     在教書育人方面,梁教授強調導師一定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一方面,年輕導師要承認自己的才能上的不足,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就像波爾對哥本哈根學派的影響,他說:“波爾本身反應比較慢,而且有些口吃,但是他卻成為哥本哈根學派的精神領袖,有記者曾經問他個中的原因,波爾這樣回答:‘因為我從來不怕在年輕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無知’。”另一方面,導師要善待學生的創新思想。導師關鍵的作用是去粗取精,挖掘出核心的“鉆石”,梁老師總結認為對待學生的創新應該:“不在乎有100個錯誤,真正在乎的是其中包含的1個正確。”
     另外,梁昌洪教授覺得,導師對學生科研風格的影響也非常大。“導師對學生最大的影響是什么?Style,風格!”他說,“風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又是日積月累的,所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就有這個感覺。”梁老師認為就像費米一生追求的腳踏實地、有血有肉的研究風格給楊振寧的影響一樣,導師對學生科研風格的影響是深刻的、長久的。
     梁昌洪老師在報告會的結尾還發出這樣的呼吁:“中國需要優秀的導師,更期待偉大的導師!”
     本場報告會是我校第三屆研究生新導師培訓的第二單元,此后還將舉行多場類似活動,對我校新增研究生導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完)

來源:http://news.xidian.edu.cn/view-31965.html